取消名额,可不就是算废了吗。”孔颖达回道。
“不过这也算是好事儿,行测一科对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太有利了,寒门士子大多都倒在这一科上。”豆卢宽接话道:
“针对这一点书院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学科,寒门士子可以进入书院系统学习,能大大弥补这个短板,等明年情况就会好很多。”
岳山略微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。
行测照应的是‘格物致知’这句话。
可是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连读书都难,哪有资源搞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?只有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家底殷实能四处游学增长见闻。
当然,行测一科也是有固定套路在里面的,可以通过大量习题练习进行熟悉。
可在古代知识太宝贵了,行测牵扯的科目又太多,寒门士子没有那个能力接触这么多学科。
就以数学为例,算学在古代算是偏门学科,只有国子监才开设有固定算学科目。其他人想学习就只能拜算学先生为师才能学到。
但在古代掌握算学的人太少了,千里挑一都不夸张,上哪找算学先生去?
而世家子和官宦子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,他们可以接触到各个学科的先生。
所以在行测一科世家子和官宦子弟是占优势的。
岳山单独开设行测科目的时候还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,不过还好,书院体系能有效补充这个短板。
孔颖达和豆卢宽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在书院单独开了针对性学科,寒门士子可以通过书院学到这方面的知识。
而且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贩卖教科书来缓解。
永远不要小瞧读书人当官的决心,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,他们就能蹚出一条通天大道来。
即便他们没有考入书院,只要手中有教科书,他们也能学会相关知识,所以重点还是书院体系建设。
“今年已经在中原两百一十七个州开设了州学院,县学也开设了四百余所。明年边疆和偏远各州也实现会全面覆盖,中原百分之八十的县也都要开设县学。”豆卢宽说道:
“至此学院体系第一阶段建设工作完成,之后五年内把书院铺设到每一个县。并且在人口众多的州县开设更多的分校,确保更多的学子能接受书院系统的教育。”
“等到这一步完成,学问讲真正的普及到每一个百姓面前。此等空前的功业……呵呵,你我都将青史留名。”
“真羡慕你们啊。”王绩毫不掩饰的道。
“虚伪。渭水书院是第一所新式书院,你这个第一任祭酒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而且你还是新学核心人物,听说你的老庄新注已经快要完成?”豆卢宽说道:
“此书一出你就是学界老庄的权威,靠此书就能名垂千古,比起来应该我羡慕你们才对。”
“哈哈……哪有你说的那么好。来来来,喝酒喝酒。”王绩嘴上说的客气,脸上的笑容都要掩饰不住了。
他兄长王通学贯三教,一生致力于三教河流。他没有王通的学问和气魄,一生致力于研究老庄,之前就出过老庄注。
但可惜,始终没有脱离前人的窠臼,算不上经典之言。
和岳山接触久了,受到岳山来自于后世的见解的影响,他终于摆脱了前人的影响,写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庄注。
一旦这部书完成,以后任何老庄的人都避不开他的著作。
说的更大一点,一旦新学统一学界思想,他的老庄注就可以借助新学加持,成为解读老庄的标准答案。
不管谁想学老庄,都要用他的老庄注当教科书。
到了那一天,他王绩必然会名垂青史。
比起他来,孔颖达就次了一等。孔颖达最擅长的就是论语,然而有岳山的《论语正义》专美于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