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做官,这些人家里本无多少资产。对他们来说,免税远不如实实在在的薪酬更有诱惑力。”
“我们可以鼓动这些平民出身的官吏上书,请求取消免税特权提高薪酬,我相信会有不少人愿意的。”
“到时候话题一旦炒作起来,朝廷就有了施展的空间。当然了,免除徭役的特权还是要保留的。”
李世民不以为然的道:“你想的太过于简单了,只怕大多数官吏都会奋起反抗的。靠这些平民出身的官吏,起不到多大的作用。”
岳山道:“他们自然会反抗,平民出身的官吏也肯定不是高门大户的对手,但别忘了权贵阶层。”
李世民不解的道:“这和权贵有什么关系?”
岳山道:“关系大了。权贵将来都是要封国的,而一旦有了封国就会被取消所有特权,他们的商品想到大唐来贩卖就要缴纳高额的赋税。”
“而那些没有资格封国的高门大户则不一样,他们拥有免税特权,不用交税他们的商品成本就更低廉。”
“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和诸侯国的商品抢占市场,到时候诸侯王的东西就卖不去了。”
“只要我们把这一点挑明,您说那些有资格获得封国的权贵会怎么做?”
李世民激动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:“好你个岳山,才几天没见就变的这么阴损了。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在和我说了,我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岳山:“……”
那群刚刚获得封国的诸侯王都快要急疯了,做梦说的梦话都是‘人、人、人’。
平时在他们眼里就是草芥的百姓全成了宝贝,哪怕是路边的乞丐说要去他们的封国,他们都举双手双脚欢迎。
然而,纵使他们开出了各种各样的优厚条件,愿意去的人都不多。
就在这时朝廷突然下旨,号召高门大户释放奴仆。这次的措词比较强硬,如果奴仆自愿离开主家不得阻拦。
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每天看书抽现金/点币!
一开始大家都没当回事儿,朝廷每年都会下这样的诏书,卵用没有。谁会主动释放奴仆?哪家的奴仆敢主动提出离开?活腻了吗?
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朝廷的真实意图,直到李承乾邀请那几位封国的亲兄弟吃了顿饭。
这些亲王像是发疯了一般去够大那些高门大户的奴仆,只要愿意跟着走的,许诺给他们平民的身份,帮他们赎身……
他们不光是自己做,还敲锣打鼓的四处宣扬这件事情。甚至有些过分的,打听清楚哪家的奴仆较多,直接把招募的队伍放在人家大门口了。
然后那些高门大户就发现,自家的奴仆心里长了毛一般坐立不安,很快一份份赎身的文书就放在了他们的面前。
他们自然不愿意签,然后诸侯王就带着官府的人来堵门了。朝廷有令自愿离开的不得阻挠,你想抗旨?
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朝廷的那道旨意实乃‘包藏祸心’,但已经晚了。
不过第一批获得封国的诸侯王的数量毕竟还是太少,强人大战只发生在局部地区。
其他地方的高门大户听到之后都是当笑话来看的,甚至还不乏幸灾乐祸的。
直到太子李承乾一次‘说漏嘴’,三个月后会公布第二批封国名单。
这一次的涵盖范围更广,侯爵以上除非担任要职,基本上都在封赏行列之内。
这个消息一出犹如火上浇油,所有自认为能获得封国的权贵都加入了这次抢人的行列。
第一批诸侯王是怎么为人口发愁的他们是亲眼见到的,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,他们还能坐得稳。
现在得知自己三个月后大概率能获得封国,哪还能坐得住,赶紧出手抢吧,晚了就轮不到自己了。